提及玩具,很多人還停留在那是“小孩子的東西”的層面。但其實潮玩早已深入年輕人、老年人等眾多人群,鄭州大上海城、大衛城、正弘城等商場內,人頭攢動的“谷子店”是年輕人在為潮玩買單;淘寶上適老玩具的用戶年齡大都在55歲以上。
在全民“玩起來”的時代,玩具潮玩登上了風口。淘寶天貓數據顯示,2024年,淘寶平臺上衍生周邊的成交量已經超過百億元,潮玩行業正從小眾走向大眾市場。
盲盒機前排起長隊,谷子店日均客流量破萬,在鄭州很多商場,“谷子店”成為吸引很多年輕人逛街的利器。在學校周圍的文具店里,卡牌、徽章、盲盒等潮玩,也在吸引著初高中的學生們選購。
年輕人“吃谷”的快樂,也改變著家長買玩具時挑選的準則。
“過去父母給孩子買玩具看重益智功能,現在則更在意IP屬性和情感鏈接。”鄭州正弘城泡泡瑪特門店粉絲運營負責人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,《哪吒2》熱播讓購買電影周邊手辦的市民絡繹不絕,有些是為了悅己,有些是買了作為禮物,80后父母與他們的Z世代子女是消費主力軍。
“情緒價值、IP實體化、男性經濟、AI玩具會是未來5年玩具潮玩行業的4大超級賽道,對于商家來說,這也是新的風口,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機會。”4月18日,淘寶天貓玩具潮玩負責人蘊皆在2025年淘天玩具潮玩行業峰會上表示。
在他看來,潮玩時下從品類和消費人群方面,都有非常大的增量空間。以IP實體化為例,從毛絨公仔,到吧唧卡牌,從流麻色紙,到拼搭積木人,IP的實體化形態不斷創新,衍生周邊市場已有“萬物皆可谷”的趨勢。
與以往認為玩具更多是女性與兒童消費不同,素有“男人的現代文玩”之稱的EDC玩具(指可隨身攜帶玩具),去年也在淘寶上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。2024年,淘寶上的EDC玩具搜索同比增長532%,成交同比增長345%。消費用戶男性超過七成,18至30歲消費者尤為偏好。過去一年來,淘寶上適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長121%,成交量同比增長超過70%,其中,55歲以上的消費者占比逐漸增高。
不過,潮玩行業也呈現多極分化的格局,頭部企業如泡泡瑪特可以將市值做到2362億港元,同時,眾多設計師品牌和二次元周邊也可以通過電商平臺發展。
今年1月,國產積木品牌“布魯可”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。布魯可在其發展過程中定位曾發生過多次轉變,從最早的早教玩具到大顆粒積木,再到如今的“積木人”。而“積木人”的品類正是天貓聯合布魯可共同創建并打造的。
“一個品牌想在市場中打出一個全新品類的心智,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預算,如果在大的平臺助力下,打開市場認知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。”布魯可電商負責人說。